朝阳书院碑记
学校,王政之本,唐虞三代皆由之,党庠术序是矣,然无所谓书院也。自宋儒聚徒讲学,择山水胜境,创精舍以处四方学者,始有书院之名。由是书院与学校并重。我朝诞敷文德,定鼎之初,即饬各府州县设学。有学之地,即有书院以佐之,可谓盛矣!吾邑自雍正十三年“改土归流”,首知县事者,为山东于公。维时学附恩施,未置学官,而于公已有书院之设,以养以教,风气渐开。嗣是河南范公、福建林公,俱重为修葺,始名曰“岐阳”。三十六年始设学,三十七年始移东湖县训导振铎来兹。当其先主讲者,即有司,后则兼之以学官。其即党正州长,其官其师与。夫以蛮荒之服教畏神也,戢①干戈者六十年,无端而白莲之教从而煽惑,民心既已不靖,故邪说易诬也,是以有丙辰之事。新天子即位,涣发大号,命将出师,天戈所指,即时歼灭。而虔刘②所遗,急宜修其孝弟忠信,以事其父兄长上,则书院不诚为来凤今日之急务哉!书院旧在城南,今邑侯康公病其湫隘嚣尘,不可以居,乃行营高厂地,得东门里许之桐子园。下临溪河,每春夏泛涨,则波涛出设,如闻蛟龙声;秋冬泠瀯之状,亦令人悟源头活水③;而树木阴翳,时鸟变声,皆可以助读书之兴。侯既得之,特捐廉俸,诹吉命工。前为院门,门有楼,楼凡两层,上祀魁星,下供师生凳览;中为讲堂;后为院师憩息地。左右斋房各十间,间各容两榻;厨房二间。不五月而工竣。祀先圣,告成功礼也。顾既有教之地,则不可徒存其名。今日之所以为教者,莫若先端学术,行于近者著,自入于人者深。岂但诗赋文章为戈猎科名之具乎!然则候之移建于兹也,固不仅欲科名显耀一时,而直欲诸生弦诵揖让于其中,迟之又久,至于人心正而风俗醇也。易其名曰“朝阳”。且愿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者,如高冈凤哕④,嗈嗈喈喈⑤和其声,以鸣国家之盛也。其期望为何如耶!乃为记其颠未而书之碑,以告后日之吉士吉人为君子使者。
注释:
①【戢】j�止息也。②【虔刘】劫掠也。③【源头活水】长流水也。在此指读书的悟性。④【哕】hu�鸟鸣声。⑤【 嗈嗈喈喈】yōng jiē乌鸣声。“嗈嗈”象声词,此指鸟鸣相和也。喈喈:众鸟鸣和声。
作品系嘉庆二年(1797年)邑拔贡 王廷弼所作。